性愛文化:女性在性愛方面長期占主動權
中國古代性文化自身有著其複雜性和特殊性。中國人受儒、佛、道教的影響頗深,或視性為人類自然本性和需要;或視男女交合是採陰補陽、長生不老之道;或視性為醜惡淫佚、君子不屑之事。
在春秋戰國時期,人們對於性還是比較開放的,並未禁錮與封閉,人們可以公開談論,從民間到宮廷都對性的養生、性技巧等加以研究、探討。至漢代,性被看作是男女之間的私事,一般不公開討論,但是也並沒有視為淫穢的醜事。到了唐代,性風俗很是開放。而到了宋代,程朱理學盛行後,中國社會實行了長達七、八百年的性禁銅與性封閉。
從遠古時期起,紅色在中國一直象徵著創造力、旺盛、歡樂、光明、潛能。婚禮叫“紅事”,古代春宮畫中,是按“男白女赤”來畫裸體的。其他的色情書、煉丹書也有“男白女赤”之說,這種顏色的聯想,也表明了古代人認為婦女在性方面要優越於男子。中國的房中秘書更是把婦女描繪成房中術的掌守人和無所不知的性知識所在,把女性當成是偉大的傳授者,而男人卻是無知的弟子。
如《素女經》,素女是房中術的掌守人,也是傳說中的一位性愛女神,她在遠古黃帝神話時代,就經常和黃帝討論婦女如何性交。其他還有“玄女”,“採女”,也是性導引者。
如漢代學者邊讓的《章華賦》中就有:“黃帝軒轅氏得房中之術於玄女,握固吸氣,還精補腦,可以長生。”
在《房內記》中也有談到:黃帝問素女:“吾氣衰而不和,心內不樂,身常恐危,將如之何?”素女曰:“凡人之所以衰微者,皆傷於陰陽交接之道。夫女之勝男,猶水之滅火,知行之如釜鼎,能和五味以成羹。能知陰陽之道,悉成五樂;不知之者,身命將夭,何得歡樂,能不慎哉!”
除房中術一類書中尊女性為性知識傳授者之外,一般詩章中也可見到女性為性主導者。如漢代張衡的《同聲歌》中有:
衣解巾粉卸,列圖陳枕張。
素女為我師,儀態盈萬方。
眾夫所希見,天老教軒皇。
樂莫斯夜樂,沒齒焉可忘。
詩中新婚女子以素女傳授的性知識和性交姿勢圖作為與丈夫交歡的指導,從中也證實了女性是性知識傳授者,也是性生活主動者。
又如司馬相如在《美人賦》的序中,敘述自己路過一所寬敞美麗的房子,他進入屋內,只見:有女獨處,婉然在床。奇葩逸麗,淑質艷光。睹臣遷延,微笑而言曰:上客何國之公子,所從來無乃遠乎?遂設旨酒,進鳴琴。
女乃歌曰:
獨處室兮廓無依,
思佳人兮情傷悲。
有美人兮來何遲,
日既暮兮華色衰。
敢托身兮長自私。
……於是寢具既設,服玩珍奇。金姬熏香,黼賬低垂。褥重陳,角枕橫施。女乃弛其上服,表其褻衣。皓體呈露,弱骨豐肌。時來親臣,柔滑如脂。臣乃氣服於內,心正於懷。
這段文字,委婉而優美地描寫了男女性愛,其中的女子對性愛大膽而不淫,很可見當時女性在性生活中的主導地位。
此外,在春宮畫冊中也可見到女性在性關係中的主導性,如《江南銷夏》(明代套色春宮畫中最晚的版本)其中有一半以上的畫面是表現一男數女場面,往往幾個女子在場陪伴,觀察或輔助男子。想要了解更多關於男性壯陽健康問題請關注、健康資訊!